全球造神运动
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迎来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电子游戏也不例外。计算机“摩尔定律”的实现使游戏的容量更大、图象更美、速度更快,玩游戏的消费群空前增长,游戏业界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简单的图像和文字已经无法满足玩家们的需求。
因为众多女性玩家的涌入,英雄救美的套路已然行不通,开发商们不得不作出改变,于是游戏中的女性角色终于不再弱小沉默,同时因为图像技术的提高,她们开始变得丰满具体,某些时候比男性角色更容易获得玩家们的认同。Westwood的经典作品《凯兰帝亚传奇2命运之手》中,美女炼金术士珊西亚成为了拯救大陆的那个人。战争策略类这种纯男人的游戏中也加入了女性兵种(《红色警戒》里的特纳、《星球争霸》里的医护兵)。
25年来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劳拉是新时期女性游戏角色的代表,其地位可与游戏业另一位老牌明星马里奥比肩
尽管1996年的《毁灭公爵》让女权组织高呼要禁止这款带有性别歧视的游戏发行,但女性角色在那时已经成为了游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样是一个英雄,一个性格冷静的美女似乎要比一个满口粗话的肌肉男更容易获得玩家的亲睐,《古墓丽影》中劳拉的成功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而在成人游戏已经完全类型化,并且单独被区分开来的日本,注重剧情和角色设计的游戏制作风格让女性角色成为了一种之于游戏外的存在。同时因为二次元文化的风行,这些性格或温柔或坚强的妹子被玩家们提升到了女神的高度,《街头霸王》里的春丽、《心跳回忆》里的藤崎诗织、《生化危机》里的吉尔都已经跳出了游戏,开始如偶像一般长存在玩家心中。游戏和动漫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合二为一成为了一个概念。虽然同时是供男性消费,但是她们的形象早已经不是《天使们的午后》中那些色彩怪异的女人,花瓶装满内容,换上了新衣,宅男对之顶礼膜拜。
在AVG类游戏群众基础最深厚的日本,对于类型和需求的定位也更加细分,区别于纯粹的官能向游戏,更多的galgame注重剧情叙述、角色刻画和世界观构成。